在第十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舞台上,甘肃省秦剧团创排的大型秦腔历史剧《蔡文姬》展现出了较高的舞台艺术水准,更因秦腔表演艺术家苏凤丽的卓越表演加分,吸引了无数戏迷关注的目光,让《蔡文姬》这部作品在西安大放光彩,今广大观众难以忘怀。
《蔡文姬》之所以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我认为其艺术表达的特色十分鲜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故事充满戏剧性。历史与情感的深度交融。《蔡文姬》立意高远,艺术视角独特。编剧通过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将历史背景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进行台理的艺术加工,腰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风貌。《蔡文姬》的创作精雕细琢,尤其在细腻刻画蔡文姬内心世界方面做足了功夫。蔡文姬的命运多舛,先在战乱中与家人离散,后被匈奴掳去,且在异多生活多年,但她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依然始终怀着对故多的无比热爱与深切思念。当曹操造使将她接回中原时,她一方面心里放不下创奴丈夫和孩子一方面心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汉文化传承的责任。剧本中的两难的抉择和情感冲突,把蔡文姬内心的痛苦、无奈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感同身受此外,剧本还通过蔡文姬与曹操、黄祀等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曹操、深情款款的量祀等都在剧本中得到了生动的腰现,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戏剧性。
二、秦腔韵味十分浓厚。秦腔作为中国戏曲的瑰宝,以其高亢激昂、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而善称。蔡文姬》剧中的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既保留了秦腔传统音乐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言乐的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整个作品增色不少。开场的音乐气势恢宏,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瞬间将观众带入到了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而在表现蔡文姬内心的情感时,音乐则变得婉转悠扬,如泣如诉让人为之动容。演员们按照独具匠心的唱腔设计,通过巧妙的换气、拖腔等技巧,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三、舞台布景与灯光配合巧妙。蔡文姬》的整体呈现效果令人惊艳。舞台布景简洁大气,却又不失细节。通过巧妙的道具和场景转换,展现了不同的地域风貌和时代氛围,尤其是从匈奴的草原到中原的庭院,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让观众身临其境。灯光的运用不仅起到了照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色彩和亮度的变化,营造出了不同的情感氛围。在表现悲伤的场景时,灯光变得暗淡压抑。在表现喜悦的场景时,灯光则变得明亮温暖。灯光写剧情的完美配合,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角儿激发观众兴趣。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观众看戏的时候往往就是看角儿。《蔡文姬》的主角是秦腔表演艺术家苏凤丽,她师从肖派,从传统剧目《火焰驹》、《铡美案》到创作剧目《锁麟囊》《八月十五月儿园》蔡文姬》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与实践,从唱腔到表演逐渐自成一体,形成了如下"苏氏”艺术特征。一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秦腔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表演技巧与现代的表演理念相结合,使秦腔艺术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二是注重情感表达。在表演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将自己的情感与角色的情感融为一体,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三是春益求精的态度。苛刻要求自己,不打磨和拓展自己的表演,力求做到完美无缺。四是唱腔旋律优美且富有变化,唱腔刚柔幷济,绵里藏针,韵味十足,高音处激昂嘹亮,低音处婉转细腻,充分展现了秦腔唱腔的魅力和苏凤丽个人的声腔特色。
在《蔡文姬》的表演中,苏凤丽把“"苏氏”艺术特征融入到角色和演出中,给《蔡文姬》锦上添花,营造出了绝佳的艺术效果。
形神兼备,塑造人物形象。苏凤丽在塑造蔡文姬这一角色时,注重从外形和神态两个方面入手,做到了形神兼备。在外形上,她的妆容和服饰设计符合历史背景,身着华丽汉服,头戴流光溢彩珠翠,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国秀风范,展现出蔡文姬的气质和风度。在神态上,她以细腻的表情和灵动眼神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蔡文姬内心的情感起伏。思念故乡时,她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深深的眷恋和忧愁。与匈奴丈夫和孩子分别时,眼中的满含不舍和痛苦。
声情并茂,腰现唱腔力。苏凤丽的唱腔是她“苏氏”艺术特征的重要体现。她的嗓音清脆明亮,韵味醇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表演中,她根据不同的情书和人物情感,灵活运用哭腔、拖腔、颤音亨多种唱腔技巧,将蔡文姬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在《别儿》一场戏中,唱腔如泣如诉,悲切动人,似乎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蔡文姬对孩子的不舍和牵挂,让观众在为之落泪的同时,感受到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细腻入微,刻画内心世界。苏凤丽在刻画蔡文姬的内心世界方面下足了功夫。她以细腻入微的表演,将蔡文姬内心的矛盾、挣扎和抉择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面对曹操的征召,蔡文姬一方面渴里回到故乡,继续传承汉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在匈奴的家庭。苏凤丽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将蔡文姬内心的纠结和痛苦表现得十分到位,不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才女的内心世界,还感受到她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甘肃省秦剧团创排的大型秦腔历史剧《蔡文姬》在第十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的成功演出,展现了甘肃省秦剧团的实力和水平,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但《蔡文姬》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打磨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在剧本方面,我认为还有打磨的空间,如…较为深度的融合历史写情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而动人。二是曹操对蔡文姬的情感部分在戏中没有得到展示。根据历史及相关传说,曹操对文姬有着深刻的情感,若能将此作为暗线在舞台呈现,戏会更加好看。三是曹操夫人在舞台上对戏曲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的人物,要是把曹操的情感线索加进去,他夫人的这个人物的设置或许才是合理的,而且整个戏会更有戏剧性。
衷心希望甘肃省秦剧团进一步研讨作品,把《蔡文姬》打磨成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符合历史大背景规律走向的作品,使之成为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力作。(王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