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总第454期 >2024-09-26编印

敦煌可成为中美交流的桥梁
刊发日期:2024-09-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香港《南华早报》9月22日文章,原题:从达·芬奇到乔治·卢卡斯,中国敦煌的神话和魅力永驻 美国汉学家史瀚文(Neil Schmid)认为,敦煌数个世纪以来一直欢迎着经丝绸之路来中国的西方商人,现在亦能为改善中美关系提供“完美平台”。史瀚文是第一位受聘于中国敦煌研究院的全职外国研究员。自2018年加入敦煌研究院以来,他在莫高窟度过了无数个小时,被其中的宗教和文化多样性深深震撼。

史瀚文说,敦煌文化中“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某一种文化或宗教”。敦煌文化中甚至有基督教的痕迹。敦煌可成为中美交流的桥梁。当西方人听到敦煌时,会激发其好奇心,而且会发现敦煌文化并非完全是陌生的。

史瀚文近期在莫高窟探寻中发现了一幅像达·芬奇名作《救世主》的壁画,且该壁画创作时间比《救世主》早500年。这一发现再次说明敦煌艺术蕴含着“穿越时空的多元文化”。

史瀚文和同事今后几个月将为知名导演乔治·卢卡斯旗下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提供敦煌相关内容。史瀚文说:“卢卡斯是个了解敦煌价值的人。”博物馆拟于2025年在洛杉矶开馆,展品包括莫高窟洞窟的复制版。

史瀚文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来到中国,他见证了中美关系的起起落落。他坚信,在当前中美关系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加强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他认为,许多人是因为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才不来中国的。他说:“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他打算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展示自己在敦煌的研究生活。(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