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文苑漫笔总第425期 >2024-02-22编印

漫话“元宵节”
刊发日期:2024-02-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正月”又称“元月”,“夜”又称“宵”,因此正月十五即被唤作“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之一。新年伊始,大地回春,佳节的夜晚,天上圆月高悬,地上彩灯竞放,人们欢聚一堂,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火,笑语欢歌,其乐融融,表达着对新春的展望与期许,企盼来年幸福安康、平安顺遂。

那么,古时候各个朝代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坊间众说纷纭。一说源于道教,在道教理念中存在“三元”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并以正月十五为“上元”,即天官圣诞之日;七月十五为“中元”,是地官圣诞之日;十月十五为“下元”,为水官圣诞之日,此后人们便把正月十五也称为“上元节”。

一说源于佛教,即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是佛家在新春元月举办上灯法会的衍变,“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僧众信徒在寺前秉烛,张灯敬佛,表明佛与人的心光相互辉映。

以上关于元宵节源起的两种说法,皆来自宗教信仰,而第三种说法则来自帝王皇家。

相传西汉初期,吕氏一党密谋叛乱,最终被朝廷平灭,随后即位的文帝刘恒便以正月十五作为纪念之日,以后每年此日夜晚,汉文帝便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也由此产生。

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更定历法,创建《太初历》,并于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 104年)正式颁布,其中规定以正月十五祭祀天帝“太乙神”,并于黄昏举行燃灯盛典,通宵达旦,这便是元宵节张灯结彩的源起。

古代中国是有宵禁制度的。宵禁令的实行,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持治安,防止盗窃、失火等。但宵禁也有例外,元宵节就是法定的例外。“元宵不禁夜,自汉始”,在元宵节那天,被称为“金吾不禁夜”,官方会破例取消夜禁,称为“放夜”,普通百姓得以肆意狂欢。

自古每逢节日必有假日,汉代在元宵节放假,唐代也不例外,可以放假三天。隋唐时期,元宵节已成国俗大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满城灯火宛如点点繁星。

盛唐之时,元宵节已经有了三天的固定假期。平时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们此时也梳妆打扮,相约出游,赏灯观景。“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在璀璨灯火的映衬下,她们也成了长安城内一道妩媚动人、靓丽多姿的风景线。

到了宋朝,元宵佳节更加深入人心,这个文艺气息十足的王朝将元宵节假期继续增加,在唐朝“正月十四至十六”的基础上,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天。

六天的假期,良辰美景,佳期如梦,日日欢愉,夜夜笙歌,娱乐了大众,助推了经济,也许这便是千年前大宋王朝的“黄金周”吧。

在宋词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元宵佳节的描绘,其中两首最为脍炙人口。其一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元宵佳节中,虽灯火璀璨依旧,却不见故人的哀婉神伤。

第二首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年间,虽然通篇描绘了元宵之夜满城灯火、歌舞升平的绚丽场景,但也表达了作者对半壁江山沦丧,自己上下求索、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与无奈。

明代的元宵佳节发展到了极致,开启了“十夜灯”。这依然归功于皇家的倡导与政令的实施。相比盛唐的“三夜灯”、北宋的“五夜灯”、南宋的“六夜灯”,大明王朝竟然开启了更为夸张的“十夜灯”模式,规定每年自正月十一日起,至二十日,全国放假,万民同乐。超长的假期,自然也会引得诸多文人士子撰文作诗记述佳节图景。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唐寅便作诗《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万历名臣张居正也作诗《元夕行》,描绘了北京城元宵夜女子相约赏月观灯的场景:“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衫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到了清代,架设了“万寿灯”。公元1644 年,满清王朝定鼎北京后,对于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也是全盘承袭并有所发扬。每年自腊月二十四日开始,紫禁城内所有主要宫殿便开始挂起各式各样的宫灯,直至第二年的二月初三为止。

历经两千余年的延续与发展,元宵节成为中国民间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代表着人民对于阖家欢乐、幸福生活的企盼。(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