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国魂陇彩总第469期 >2025-01-16编印

山丹汉明长城:历史与自然的交响诗
刊发日期:2025-01-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在浩瀚的河西走廊上,有一段长城,它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起伏,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这段长城,便是山丹汉明长城,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杰作。

历史的印记

山丹县,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的长城,分为汉长城与明长城两部分,它们虽建于不同年代,却共同书写了这片土地的辉煌历史。

汉长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全长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虽历经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见。这条长城,是汉武帝时期为抵御匈奴入侵而修建的,它见证了汉朝的强盛与边疆的安宁。

明长城,则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走向、长度都与汉长城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这样的景象,在国内实属罕见,成为了山丹汉明长城独特的风景线。

自然的馈赠

山丹汉明长城蜿蜒于河西走廊的群山之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山丹汉明长城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长城的修建,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更见证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山丹汉明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古堡、烽燧和驿站。这些古迹,不仅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见证。它们见证了古代战争的烽火硝烟,也见证了和平时期的商贸繁荣和文化交流。

其中,新河驿附近的长城,是山丹汉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这里,黄土夯筑的墙体坚固而厚重,烽燧高耸而挺拔。站在长城上,可以远眺河西走廊的壮丽景色,感受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与喧嚣。

保护与传承

山丹汉明长城,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与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长城的保护力度,通过设立保护标志、禁止在城墙上采土、挖掘放牧窑洞等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长城的完整性。

同时,山丹县还积极整合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步保护了长城遗址,还通过建设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配备专业讲解员等方式,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增强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如今,山丹汉明长城已经成为了一个集观光、研学、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长城的壮丽与神秘,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历史的博大精深。

山丹汉明长城,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传奇,是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画卷。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自然的壮美,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