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竟然和甘肃泾川有关?这篇文章不仅让范仲淹火遍古今,连岳阳楼都跟着沾光,成了江南的网红打卡地。
《岳阳楼记》一开头,范仲淹就简洁明了地告诉我们他为什么写这篇文章。那时候,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当太守,过了一年,他把政务搞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决定重修岳阳楼,还在楼上刻了好多唐诗宋词,然后找范仲淹来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
大家可能会好奇,滕子京和范仲淹咋就这么铁呢?为啥滕子京偏偏要找范仲淹来写呢?其实啊,他们俩不仅是同年进士,还是超级好朋友!而且啊,这《岳阳楼记》的背后,还藏着一段跟甘肃泾川有关的秘密呢!
在泾川的王母宫山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滕子京游王母宫题记》。这块石碑告诉我们滕子京当年在泾州(甘肃泾川)当太守时的一些事儿。那时候啊,西夏国李元昊老是骚扰北宋边境,范仲淹就推荐滕子京去泾州帮忙守边疆。
有一次,西夏军打过来,滕子京和范仲淹一起,带着士兵和百姓,硬是把敌人给打退了!不过啊,打完仗后,滕子京因为给士兵发福利,被人告发说滥用公款,结果就被贬到巴陵郡(湖南岳阳)去了。
滕子京到巴陵郡后,一点也没抱怨,反而埋头苦干,把巴陵郡治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啊,他就琢磨着把岳阳楼给重修一下。可是钱呢?滕子京可不敢再向官府伸手了,于是他想了个妙招:让欠债的人把钱捐给修楼,这样既能要回债,又能修楼,一举两得!
岳阳楼修好后,滕子京可激动了,可能是觉得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吧,一个人在那里大哭了一场。
后来,滕子京就想到了范仲淹,想让这位老朋友给岳阳楼写篇文章。范仲淹虽然没去过巴陵郡,但滕子京给他寄了一幅《洞庭秋晚图》。范仲淹一看图,再一听滕子京的故事,心里那个激动啊!于是他就大笔一挥,写下了那篇传世的《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啊,简直就是范仲淹的脑洞大开之作!他不但夸了滕子京的政绩,还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厚意。文章里那些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哲理,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啊,你看,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能让作者火起来,还能让一座楼、一个地方也跟着沾光。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啊!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一直传下去!(本报记者 罗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