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艺术时空总第455期 >2024-10-10编印

探秘甘肃简牍博物馆:在汉简故乡读懂丝路故事
刊发日期:2024-10-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这些书写在汉简上的生动内容,以小见大,弥足珍贵,填补了许多史籍记载“盲区”,再现了汉代边塞防御体系和丝绸之路繁盛景象。9月25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甘肃行记者一行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寻找辉煌中华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20世纪以来共出土6万多枚简牍,其中汉简居多,占全国汉简总数一半以上,被誉为“汉简的故乡”。

甘肃简牍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国家一级专题类博物馆,集简牍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学于一体。现收藏各类文物50129件(组),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共31943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679件(组)。馆藏文物以简牍为主,有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丝绸及纺织品、竹木器漆、金属器、动植物标本等文物有1万余件。“数量众多、品类丰富的馆藏简牍文物中蕴含、保留、书写、叙述了辉煌中华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真实事件、智慧光芒,记录的是泱泱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徐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新馆于去年9月份开馆,新馆开放以来,积极策划了多个精品主题特展,与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作为开馆精品特展,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好评。

另外,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简述中国”系列数字展览全部上线,该数字展荣获2024年甘肃文物全媒体精品传播优秀推介项目。“我们去年就在香港举办了展览,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汉简文化、中国文化借助香港、借助大湾区这个平台,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徐睿说,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强与大湾区各大博物馆的联系与沟通,策划更多的展览,让简牍故事、甘肃故事、中国故事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据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