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文化公园总第449期 >2024-08-15编印

武威:文旅融合共绘辉煌画卷
刊发日期:2024-08-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随着兰张高铁兰武段的开通,武威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丝路重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飞驰的高铁列车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更激活了武威的文化旅游市场,推动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为这座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高铁驰骋 通达四方梦圆

6 月 29 日,武威人民期盼已久的兰张高铁兰武段开通。高铁的便捷性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使得武威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更加便捷地向外界展示。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高铁开通运营一个月以来,累计发送旅客 49.7 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1.7万人次。其中,武威东站发送旅客11.8 万人次,占整个武威地区铁路旅客发送量的49%。

武威市凉州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凉州区积极推出“周末游”“自助游”“短线游”及假期“多日游”等定制化高铁旅游线路。通过“高铁 + 旅游”模式,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链深度融合,还使“环西部火车游”列车成为畅游凉州美景的热门选择,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截至 7月底,凉州区已累计接待游客 10.92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7316.4万元。

武威市在文化旅游领域展现出活力与创新,注重文化体验的深度挖掘,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通过策划研学活动,让游客在参观中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漆扇、雷台套色印章等文创产品,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促进了文化产品的消费,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品尝“汉糖甜马”“甜蜜雷台”等创意美食,更是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味蕾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通过击鼓、投壶、捶丸等古代体育项目的参与,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古代人的娱乐生活,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使旅游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武威市博物馆推出的夜游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限制,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游览选择。这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也延长了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

武威与周边城市乃至全国主要经济圈的距离瞬间缩短,为当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企业能够更便捷地与外界进行商务往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人才,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同时,物流成本的降低促进了电商、农产品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武威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朝古都 多元文化交融

武威,这座镶嵌在河西走廊中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武威,古称凉州、姑臧、雍州,素有“六朝古都、西北首府”之称。武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左右,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战国时期,武威地区是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霍去病两次征讨匈奴,大获全胜后设立武威郡,取“武功军威”之意,武威之名由此而来。此后,武威便成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抵御外侮的重要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

武威市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从古代建筑到历史文物,从民间艺术到传统习俗,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这匹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的铜奔马,以其矫健的身姿、飞扬的鬃毛和独特的造型,生动展现了汉代马文化的精髓,被誉为“马踏飞燕”,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象征。

此外,武威还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它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其壁画和雕塑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有武威文庙,这是一座集儒学、祭祀、藏书、讲学为一体的古代建筑群,是武威古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武威的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凉州词作为古代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以其雄浑豪放、悲壮苍凉的风格,生动描绘了武威及河西走廊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凉州贤孝、河西宝卷等民间艺术形式,则是武威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们以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传承。

武威的文化底蕴深厚而多元,它既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地。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仅为武威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风貌,也孕育了武威人民开放包容、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威人民始终保持着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武威这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长卷。

长城资源 书写文化篇章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武威作为长城沿线的重要节点,其长城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近年来,武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武威市成立了武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武威市实施方案。新设立了正处级的长城保护研究机构——长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并在县区相应成立了长城保护专门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长城保护专项行动。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武威市注重整合长城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按照“核心点段支撑、线性廊道牵引、区域连片整合、形象整体展示”的原则构建总体空间格局。同时,武威市还积极开展“地毯式”摸排工作,聘请规划、文物、生态等领域的专家组建咨询组,对长城本体及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拉网式调查,全面梳理明晰长城资源禀赋和突出特点。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武威市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相继实施,如明长城凉州段保护展示、文庙儒学院遗址区提升改造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长城的保护水平,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

红色武威 铭记光辉历程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武威作为红军西路军的重要活动区域,其长征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了传承和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武威市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打造了一系列红色旅游景点和纪念馆。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是武威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纪念馆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公园路,前身为红军西路军九军古浪战役遗址。自2012年一期项目开始实施以来,纪念馆不断扩建和完善,现已成为集纪念、教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

纪念馆以“西风烈·战旗红”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史实、照片、图表、文物以及油画、浮雕、场景复原等形式,生动再现了西路军在古浪浴血奋战的悲壮战史。纪念馆还采用声、光、电等多种展示手段,以翔实的史料和新颖的形式展示了西路军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除了古浪战役纪念馆外,武威市还积极推进其他长征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推进,为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及西路军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武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武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和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之美。(本报记者 罗敬宇 贾磊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