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文化公园总第436期 >2024-05-16编印

源远流长的庆阳长城文化
刊发日期:2024-05-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庆阳境内的战国魏长城、秦长城大多已是残垣断壁,但其雄伟磅礴的英姿仍依稀可见当年的恢宏气势和壮观场面。今天,长城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伫立在广袤的陇东大地上,向后世默默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边塞烽烟。

“可把你们给盼来了,欢迎到我们这来!”庆阳市环县樊家川镇长城村村支书兼长城保护员高文涛老人激动的握着记者手说,“这就带你们去看山里的长城……”,放眼望去黄土高原沟壑连绵直到和远处的天际相融。

记者从环县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驱车近三个小时终于抵达战国秦长城环县保护段,老远就看见到老支书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抽着老旱烟,黝黑瘦弱的脸颊如同这片朴实的大地饱经沧桑,“大家跟我来,还在山那一头”。说话间他手指向一座植被葱郁的山丘,孤然矗立在塬上,高支书步伐矫健没多久就带领记者到了遗址脚下。

“这都两千多年了,都在这里,还有那边,古时候都是沿着山脊连在一起的,不知从何时种了庄稼就成现在这样了……”老支书熟练地卷起了口袋中的旱烟,神情中闪过些许无奈。不同于砖石长城,西北长城大多以黄土夯筑,以板为模,再填土用杖夯实。记者脑海中逐渐浮现出秦长城依山随势,起伏连绵,蜿蜒于陇东大地的壮丽景象。

甘肃是“长城大省”,境内现存长城共 3654 千米,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约五分之一。战国秦和汉、明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坐落于此。庆阳地区古为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地,位于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是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这里的长城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长城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庆阳市决定依托长城资源,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庆阳市长城西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彭阳县进入镇原县的武沟乡,入马渠、三岔;北折环县的演武、合道、何坪、虎洞,然后东向西川、环城、樊家川;入华池县乔川、元城,最后进入陕西地界。境内长城全长约 194.58 千米,现存长城遗存所属年代多为战国魏、秦及明代,共涉及镇原县、环县及华池县三个区县;其中城墙长约64000 米,单体建筑 262 座(敌台 222座,烽火台 40 座),关堡 19 座,相关遗存(障墙)8 段,保护级别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深知长城的珍贵,因此在保护与开发方面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庆阳市作为长城的重要段落所在地,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长城保护与修复工程方面,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评估,通过加固、支护、清理等措施,让长城重焕生机,这是一项漫长的使命。”庆阳市委宣传部文产科科长栾小军说。

据栾小军介绍,庆阳市在长城保护与开发方面多向发力,一是加强长城遗址的巡查和监管,确保长城的安全与完整。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长城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同时还加强了对长城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对长城造成损害。二是注重长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举办长城文化节、长城摄影展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展长城文化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树立保护长城的意识。三是积极探索长城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将长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长城文化的魅力。这样既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为长城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资金支持。

“华池县长城文化公园是我们重点打造的一个项目。”栾小军向记者介绍,“该项目以华池县域范围内的长城遗址为核心,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同时打造一个集教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具体来说,公园内共有90处长城遗址,包括墙体、敌台、关堡和障墙等。我们将对这些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并设置长城保护标识碑,以便游客参观学习。同时,我们还将建设长城遗址数字化展陈中心,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再现长城的辉煌历史。在游客服务方面,我们将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公厕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休息等便利服务。此外,我们还将在公园内设置多处景观小品和绿地,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还将在广场区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表演,丰富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让群众亲身感受长城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庆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超告诉记者,“长城历经千年风雨,部分段落损毁严重,修复工作难度极大。但我们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专家团队紧密合作,最终实现了长城的有效保护和修复。此外,我们还面临着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压力,但我们始终坚信,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努力。”(本报记者 魏建荣 见习记者 王继祥)